今天的行情,依旧是十分均衡且焦灼,不好的消息是,成交量又缩到1.5万亿了,往上攻击的时候,总是不放量,就说明没有太多的资金进入。市场还是靠存量资金博弈。
整个市场板块轮动也是非常的快,前两天还在炒消费,今天消费就跌了,又把家电和有色拿出来了。这种快速轮动,你很难在行业上进行把握,基本都是一天行情。而且方差也并不大。反而来回追高,很容易被套。从3月下旬开始,估计这种行情会一直持续一段时间,直到4月下旬,一季报披露完毕,市场才会选择一个清晰的方向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,4月验证行情。就是之前大家瞎炒的一些东西,到底有没有根据,都等着4月份的财报呢。要是没真东西,那就都得跌下来。
近期反而是港股最强,恒生科技,摇摇晃晃又回去了。之前我们就说了,港股跟A股的逻辑不一样,A股目前还是在一级火箭到二级火箭的之间徘徊,而港股是已经看到了业绩驱动,再加上中美之间的资金再平衡,海外资金发现,美国没那么好,我们也没那么遭,所以把超配的美股减下来,加到低配的港股上,进行均衡。这就带动了持续的增量资金,回流港股,但目前也只是对冲基金加仓,长期配置资金,还是没回来。所以未来港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那么是不是特别看好港股呢?也不是!因为有个特不靠谱的特朗普在那,这家伙现在还没腾出手来,谁也不知道他在后面要干啥,要真是后面没谈妥,开始限制美国资本,投中国核心资产,那可能又会引发港股的大地震。所以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。所以咱也别好了伤疤忘了疼,别忘了就在一年之前,恒生科技还不到3000点,只是现在的一半。
- 2月美国CPI环比下降到了0.2%,低于市场预期的0.3%,同比也有所回落,2.8%同样低于预期。同时,剔除掉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环比增速,均低于预期。整体通胀数据不及预期,并且较1月有所回落,这也中断了自去年10月以来,美国通胀反弹的趋势。
- 从结构来看,2月食品和能源价格,双双回落。汽车和服务价格一上一下,整体抵消,所以核心商品项通胀压力可控。服务项中,最大头的住房通胀,压力也有所缓解,代表着核心服务项也可控。
- 总的来说,数据低于预期,叠加上周缓慢降温的非农数据,让此前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,以及滞涨的担忧有所缓解。数据公布后,10年期美债,美元都是短暂下跌后反弹。美股也是走强的。那么随着通胀压力缓和,滞涨预期不再进一步升温,我们认为美联储的降息预期,也将逐步提升。事实上,最近市场交易的降息预期,已经较年初时明显抬升,现在预期是2025年降息3次,最早那次提前到了6月。美联储降息预期回升,一方面是会促进资金回流新兴市场,另一方面有利于风险偏好的抬升,所以对于A股港股来说,属于比较积极的分母端利好。
最近美股在跌什么?
- 说完通胀数据,再简单说下美股。近一个月纳斯达克指数最多时跌去了13%,跌出了经济衰退的味道。那么美股是在跌什么?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数据确实在走弱,1月零售销售,实际个人消费数据都大幅低于预期,2月ISM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大跌6.5%。并且受消费下滑和关税反复影响,亚特兰大联储将一季度的GDP预期,从+3.9%下调到了-2.4%,这是一个可以被认定为衰退的数值。另一方面,也不排除特朗普是刻意为之,通过反复的关税,政府裁员等手段,先制造一场衰退,或者说先让经济缓慢的下滑,从而将通胀压下来,后面再通过降息的手段,再把经济拉起来。利用这样的操作,来应对滞涨的局面。从2月美国CPI看,通胀问题似乎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。所以一方面是数据确实在下滑,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美国政府在引导经济下滑,两者共同导致了美股的下跌。
- 从现在展现出的情况看,似乎特朗普的执政出了问题,美国在变差。但我们认为,美股可能也未必就会一路砸下去,就此进入熊市。一方面,特朗普的贸易政策,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,开年以来就一直在变,后面也不排除会向其他因素妥协。另一方面,美股对于美国居民来说,是最为重要的资产类别,相当于房地产对于中国居民的重要性,所以美股下跌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重创。而特朗普是个商人,是懂得如何变通的,未来执政上仍存在变动的可能。另外,美股10%的下跌,已经属于级别较大的调整,跌到这个位置,支撑大盘的主要公司,估值基本都跌到了20-35倍PE,但这些公司盈利却有10%-50%或更高的增速,这是美股有支撑的一个重要保证。所以美股这块咱们可以继续观察,短期还不会太乐观,但中期维度,我们认为下跌可能是有底线的。
国内2月金融数据
- 2月份金融数据,整体还是比较弱。社融方面,2月新增社融同比多增,但主要是政府债在发力。信贷是下滑的。2月居民中长贷同比减少了0.12万亿,说明居民消费意愿比较薄弱,没有进一步加杠杆的动力。企业中长贷同比减少了0.75万亿,主要是化债提速,对企业信贷造成了压制。在一个还债大背景下,新增项目融资监管会更加严格,企业加大投资,加杠杆的难度会上升,自然就会压制信贷。M0和新口径M1增速均有所回落,M2持平,这几项数据均不及市场预期。
- 长江证券认为,短期货币政策有调整的可能。降准是可行的,本身今年财政发力比较靠前,现在政府债供给压力大,而且短期汇率压力有所缓解,那么通过降准维持流动性充裕,是有必要的。但降息可能还要等待,主要是开年来经济数据还不错,没到迫切需要降息的地步。所以更可能是保留后手棋,等到美联储先降息后,咱们再降。
策略
申万 对顺周期的冷静思考
- 申万表示,上周低估值顺周期板块出现了补涨,主要是有几方面的乐观预期在发酵:1)地方层面,刺激消费和鼓励民企的政策在加速推进,其中生育激励政策各地开花,中央地方可能都会给予真金白银支持。2)东升西落,也就是中国up,美国down的宏观叙事,具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。开始往这个方向思考,并且相信的人越来越多,逐步凝聚成共识。3)2月份政府债支持了社融高增长,但居民和企业信贷仍旧低迷,说明需求还是较弱,这也反向刺激了市场的宽松预期,认为短期降准降息概率在提升,这也促使股市乐观预期抬升。
- 但申万认为,这一轮顺周期行情,更多是投资者借事件催化,进行的一轮价值修复炒作。申万表示,顺周期行情进一步发酵,是有阻力的。主要是经济基本面,还未看到明显改善,物价,信贷数据都还在底部徘徊。
广发 如何看待当前市场风格
- 近期,随着两会落地,风格缺口开始弥合,顺周期出现了回暖,风格阶段性回归平衡。但考虑到现在市场情绪还很强,成交维持在高位,可能风格弥合的过程,是以强势板块转为震荡,弱势风格补涨的情形演绎。
- 对顺周期风格来说,现在还不具备大幅向上突破的基础。2009年至今,除2014-2015年的水牛行情外,每次沪深300PE从均值附近大幅向上突破,都伴随着广义财政大幅扩张,这个幅度一般在5%以上,比如2009-2010年,2016-2017年,2019-2020年。但今年广义财政赤字率的提升幅度,大概在2%左右。这也表明顺周期方向会有修复,但大幅突破的条件,可能还不具备。
- 对成长板块来说,根据2013年和2019年的经验,在大的产业趋势下,科技板块成交占比从情绪顶部回落30%,是比较好的重新介入机会,此后超额收益会重新开始上行。所以,如果本轮情绪高点,是前段时间45%的科技成交占比,那么回落30%的话,大约是到30%-35%的科技成交占比区间。而到上周五,科技成交占比已经回落到了34.25%,也就是到了理论的情绪支撑位。而从产业催化的角度来看,后续不管是AI还是机器人,都有较多进展,这些都将对成长风格带来提振。
- 所以广发策略认为,风格缺口在短期会以弱势风格补涨的形式弥合。随后,科技大概率还会重回风格主线。
风格量化
- 量化关于风格的观点中,月度观点我们会重点参考兴业和易方达,其中兴业3月推荐均衡/价值风格。易方达推荐大盘/价值风格。周度观点里会重点参考中信建投,他们本周也从小盘风格调整到了均衡。
- 我们自己的风格轮动量化模型,3月也切到了大盘/价值风格。如果超配价值,3月截至目前,是可以获得不错的正向超额的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