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统计局公布了国民经济,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,其中大家关注的GDP达到了5.4%,明显好于市场预期的5.2%,而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7%,属2021年7月以来最高,3月社零同比增长5.9%,高于去年年度的3.5%、和今年前两个月的4.0%。3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.3%,高于去年年度的3.2%,和前两个月的4.1%,一系列经济数据都在超预期,但是大家好像并不买账。股市也没有啥激动的反应,这到底是为啥呢?
首先,大家的体感差是有原因的,虽然一季度GDP达到了5.4%,但是GDP平减指数,仍然是-0.8%,大家的体感,跟这个平减指数其实关系更密切。也就是名义GDP(4.6%)减去实际GDP(5.4%),那么这个数值为负,就说明通缩一直在影响着经济。生产,投资,消费活动也都在内卷。东西都卖不上价去,所以各行各业都感觉到压力很大。觉得经济并不好。
其次,大家也都知道,一季度包括去年四季度经济好,有偶然因素,这就是特朗普上来之后,大家拼命的在抢出口。所以我们看到,出口交货值实现了同比7.7%的高增速,也就是说这两个季度的工业和出口的高增长,都是被特朗普吓出来的。而现在正处于贸易战的漩涡当中,这个之前非常有利的因素,已经转为了负面。并不能延续下去,甚至还可能成为明显的拖累。所以大家就有点高兴不起来了。但其实格瑞认为,可能没那么悲观。不是暂缓了90天么,至少还能维持一个季度。即便这里面没有咱们,但也可以通过转口贸易,继续抢出口。所以二季度出口其实也未必会差很多。
第三,社会零售数据高增长,从具体分类来看,主要是家电,家具,手机的高增长,这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的刺激作用。政策红利起到了一定的效果。大家也是借着15%的国补换了很多东西。而这个政策后面大概率还会继续搞,今年还会释放出更多的消费需求,给更多的补贴。越往后,范围扩的越大,有望扩展到服务消费,餐饮消费,旅游消费当中。也就是我们说的发消费券。所以今年内需启动,社零必须高增。但他的问题也是有的,这种补贴式的消费高增,并不能带动价格上涨。所以对于缓解通缩帮助不大。他只能维持现状。
第四,固定资产投资起来了,基建投资单月增速达到12.6%,但是地产投资仍然是-10%,新房销售转暖,楼市迎来小阳春,但是价格并没有往上涨,二手房挂牌量反而大幅激增。而且4月之后,小阳春凉的很快。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家的体感。
第五,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,现在跟2月份根本就不是一个状态,那时候说的是东升西落,科技已经追赶上来了。甚至中国10小龙,对标纳指7小强。但刚刚过去2个月,已经没人再提这个事了,现在想的都是如何避险。贸易战来了之后,市场风险偏好快速下降,我们也看到融资余额下降的很快,市场成交量也萎缩到了万亿左右。说明现在大家现在情绪已经明显变化。
第六,经济数据尚可,二季度依旧还能抢出口,股市债市也没有太大的金融风险,所以大家也在想,后面的政策可能不会那么急迫。就拿去年来说,二三季度数据太差,眼看完不成5%的GDP目标了, 所以9月底政治局会议才突然转向。而如今都5.4%了,确实还可以再等一等。现在政策的思路就是以稳为主。并不想主动去拉抬。
所以综合来看,虽然一季度数据超预期,但在投资者心理,其实并不是个好消息,因为他跟体感完全对不上,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.5%,这个大家是完全不信的,反而都觉得今年更艰难了。所以最怕的其实就是,我们觉得很难,但上面觉得还行,其实去年2-3季度就是这种状态。这也是市场没信心的根源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