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的时候,我们出台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,昨天下午也开了发布会,这里面有这么几大亮点。
首先,把提高收入放在了首位,提到了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。而且还明确把财产性收入提了出来,说要稳定股市,这句话对于市场其实最为重要,去年其实我们就反复强调过,推升股市,创造财产性收入,来修复居民端的资产负债表,因为现在你想把楼市推回来几乎不可能,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,其实也只是一句口号,政策上可干的事不多,顶多象征性发点补贴,落在每个人手里也就是百十来块钱,杯水车薪,他更像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关系,经济通缩,企业就很难赚钱,企业不赚钱,居民收入就上不去,收入上不去也就不爱消费,所以经济也就进一步通缩,这是一个下行螺旋,你要打破他,就得有个外力,只能从后端的预期切入,而提升预期最好的方式就是股市,也有不少朋友都表示,股市要能上4000点,我就买套房,我就换辆车,我就去趟哪哪旅游。格瑞也之前说过,股市上了4000点,我们就KTV里办一场直播。到时候跟大家一起把酒言欢。这其实都是财富效应,带动的消费行为。所以启动股市,促进消费,这是非常正确的,也是找到了关键点所在。当然,这也不能是暴涨暴跌的大牛市,那样一年暴涨3-5年又是熊市,反而更不利于经济转型,科技创新。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年涨个10%-20%,涨2-3年,跌1年,从而实现10年3倍的行情,2035年,上证指数突破1万点,这样对我们经济最为有利。当然也对我们,做资产配置的人最为有利。
其次,惠民生力度加大,之前我们稳增长的时候,都是用基建+房地产的投资来拉动,这种方法见效快,但问题也不小,其实老百姓生活压力是越来越大的,随着房价上涨,居民杠杆率从2009年不到20%,一路加到了现在的近70%,大家的负债越来越多,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差。甚至6个钱包都被房子掏空了。而如今,我们稳增长的方向,终于从投资,转向了消费,从去年开始不断地发特别国债,促进以旧换新,今年增加到了3000亿,已经发放了810亿。未来还要在消费电子,汽车, 甚至服务消费上,进一步的扩围。还要打造银发经济,因为国家也知道,现在是朝气蓬勃的老年人相比于死气沉沉的年轻人,是既有钱,又有闲,但没有消费欲望,而年轻人想花钱,有欲望,但是既没钱,又没时间。所以我们这次双管齐下,既去诱惑老年人消费,也要给年轻人减负,治理职场内卷,避免过度加班,保障大家的假期。但这个事估计不容易。因为现在的职场,是供大于求的状态。所以内部内卷,不是政策决定的,而是你的竞争对手决定的。但凡有个自愿加班的,其他人就不得不跟着加班。
第三,楼市,跟稳住股市不一样了,这次楼市的定调是,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。也就是说,股市被放在了财产性收入的逻辑里,它属于投资属性,重点是创造财富效应,而楼市就只是消费需求,不想他再有财富效应。给的方案是扩大公积金的使用范围,降低公积金利率,和相关税率。还有就是用专项债收购保障房。这些其实都没啥新东西,算是老生常谈,现在政策的意图,其实就是稳住楼市价格,叫做止跌企稳,那意思别再跌了就行。从没有说,让房价回升。所以很多媒体都是瞎解释。又误导大家买房。房地产是一个超长久期和周期的资产,一旦开始下跌,没有几年是不可能回升的。目前来看,楼市政策力度依旧不到位,贷款利率太高。所以房价想要止跌很难。有些地方出现的价格回升,其实也都是短期现象和个别现象。租金止跌之前,房价不会止跌。
综合来看,格瑞认为这次,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,最大亮点,就是提到了稳定股市,给出最明确的方向,就是消费电子,家电,汽车,服务业消费。未来最大的消费增量,可能主要来自于银发经济,也就是得想办法让老年人花钱。最值得期待的,是消费金融,相当于给居民消费端加杠杆,但这需要有央行降息的配合。不过,促销费任重而道远,他的第一性原理,还是居民收入预期的改善,大家觉得未来我越来越有钱,消费才会越来越多。这才是根本问题,而现如今GDP的平减指数还是负的,所以大家的体感是反向的,是觉得未来钱越来越难赚,所以才会节衣缩食。要打破这种感觉,还得靠政策发力才行。说到底财政要多花钱,央行要尽快降准降息,缺一不可。否则光靠号召大家多消费,很难做到,以旧换新的补贴,也大多是一锤子买卖。顶多再有半年,作用就会边际消退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