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增量资金!市场不具有持续性!

2025年4月1日

昨天晚上美国股市的大跌,最终收回来了,这对于今天整体市场的走势起到了一定稳定作用,从两市成交来看,现在是1.1万亿,还在一个低迷的状态中徘徊。全指的表现仍然处于破位状态,所以我们仍然认为,当前市场的调整并未结束,春节之后这波上涨,既没有业绩支撑,也没有流动性推动,纯粹就是属于风险偏好带动的估值拉升,也就是游资炒作性质,所以当风险偏好开始降低的时候,怎么上去的就得怎么下来。

不过也不必过于悲观,业绩暂时上不来,但也下不去了,因为去年的基数就已经很低了。所以基本上业绩还是处于不断磨底的状态。继续等待稳增长的效果。其实业绩的表现跟PPI有点类似,你如果找不到净利润增速的数据,看PPI其实也是可以的,PPI没有弹性,净利润增速,就不会有复苏的弹性。通缩解决不了,A股就不会有特别大的牛市行情,我说的特别大的牛市,就是像07年和2015年那种,一年翻一倍的行情。大多数情况下,股市都是一个震荡和结构调整的过程。涨一点就得往回调一调

体现在盘面上,就是分化特别明显,TMT涨的好的时候,红利就得跌,而红利好了,成长大概率就要调整。说白了就是吸引不了太多的增量资金进来,股市就这点存量资金,所以流到哪,哪就涨,从哪流出哪就跌。增量资金从哪来呢?一个是货币宽松,俗称大放水,全社会增量资金进股市,标志就是股债同涨,风格同涨。另一个就是存款搬家,这也得需要股市有业绩支撑,出现持续性行情才行,所以现如今来看,其实看不到太多的增量资金。所以也就没有增量资金,没有持续性行情,那就是几类风格来回切换着动一动。

我们还是挺愿意让科技跌一跌的,否则红利就没啥机会涨了。极致的成长行情下, 风格轮动这种配置的业绩就比较难看,跑输指数太多,等市场调一调,风格轮动就又会跑出优势了。所以当我们把仓位均衡了之后,心里就一点都不慌了。甚至还期待他多调一调。如果你现在心里慌了,那十有八九就是2个问题,1是仓位不均衡,2是仓位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。

目前我们的策略模型,在4月份仍然是均配的逻辑,在没有发现增量资金之前,也没有找到景气赛道之前,能不偏离尽量不偏离。接下来让王昊给大家介绍,宏观,策略和金融工程的情况。

宏观

国内1-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

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  • 因为春节缘故,1-2月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,也是合并统计的。1-2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速,同比下滑了0.3%,还处于一个低位磨底的状态。营收同比增长了2.8%,略好于利润,但整体也在底部。营收和利润的增速,都低于我们上周所讲的,5.9%的工业增加值增速。说明目前经济还处于一个,生产强于需求的特征当中,这跟上周经济数据表现出的情况是相同的。
  • 库存数据方面,1-2月产成品名义和实际库存都有回升。但这个库存回补,主要还是因为需求不足,企业销货偏慢,导致的库存被动累积。有一个数据可以侧面佐证,1-2月工业产销率仅为95.5%,处于2012年以来同期低位,说明生产和销售还是不匹配,生产出来之后卖不出去。结合工业企业库销比,产成品周转天数,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等经营指标来看的话,目前企业周转也还并不通畅。
  • 所以总的来说,开年企业盈利数据还在低位徘徊,生产偏强,但销货偏弱,导致企业的经营周转偏慢。这也使得企业库存被动累积,库销比,周转天数,应收回款期等指标都停留在历史高位。我们一直以来观点不变,未来经济景气能否回升,核心还是看需求。现在需求偏弱的状况没变,企业销售竞争仍处于白热化阶段,这种情况下,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可能会持续底部徘徊。所以,未来企业盈利改善,一定需要中央继续出台增量政策拉动需求,亦或者是通过供给侧改革,来加速产能出清才行。总需求尚未企稳回升,也是我们认为顺周期板块,向上弹性有限的主要原因。

3月国内PMI

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雷达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  • 昨天刚公布的3月PMI,传递了出了一些积极信号,50.5的数值创下了近一年最高,并且超出市场预期的50.2。
  • 我们拆分了一下,这次改善主要是靠新订单项拉动的,3月新订单指数上升到了51.8%,环比提升了0.7个点,代表需求出现了回升。但与1-2月份不同的是,生产复苏进度慢于需求,生产指数环比仅提升了0.1个点,可能是前期工业生产已经做的比较充足,进一步扩张空间有限。出口方面,3月新出口订单环比提升了0.4个点,表现也比较亮眼,但这块更多是受到了抢出口的影响,作证就是小型企业PMI上升幅度明显好于大型企业。
  • 虽然数据不错,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,最主要的就是价格尚未出现回暖,3月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各有1个点和0.6个点的环比回落,这也预示着3月PPI还会有一定压力。再一个就是企业观望情绪浓厚,3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进一步下滑,从业人员指数也环比下降。企业用工需求不高,可能会更多通过加班,利用现有库存的方式来提升产能。
  • 非制造业方面,3月建筑业PMI和服务业PMI均有回升,但上升斜率都弱于季节性,所以二季度政策仍有加码的必要。
  • 整体来说,PMI数据来到近一年高点,并且好于预期,这是比较不错的。但价格尚未回暖,企业经营周转压力大的问题也都客观存在,非制造业表现也弱于季节性。那么这则数据对应到市场的影响上,也可能是个能提供一定支撑,但给到向上弹性也有限的状态。

关税下的出口压力

文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条形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瀑布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  • 4月2日将是十分重要的一天,市场都在屏息凝神,等待这一天美国对等关税的落地。那么今年美国已经对咱们施加了两轮10%的关税,而且没有任何豁免。加上此前已有关税,现在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加权税率,已经高达32%。这已经是一个可以造成很大压力和风险的数值。而且无法排除,这次对等关税及未来继续加征的可能,如果后面再加10%上去,可能会对一些出口行业造成重创。因为现在对美出口的业务利润率,能覆盖掉30%关税的行业并不多,如果无法通过提价来传导压力,这些对美业务可能会加速萎缩,甚至消失。
  • 随着关税逐渐加码,出口压力也会在二季度逐渐显现出来。最近已经有了一些迹象。比如3月18日到20日,李强总理在福建调研,提到了“当前外贸形势严峻复杂”。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,总理提出“坚定不移推进开放合作”,“必要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”。参考2018年中美贸易磨擦时,领导调研同样释放了稳外贸的信号,而且这次跟2018年相比,部署更为迅速。另外从出口数据上看,现在出口主要是靠数量在拉动,出口价格今年是转为负增长并且持续下滑的。价格走弱,就是关税压力的实际反馈。也就是随着竞争加剧,企业被迫通过以价换量的形式,来保住出口份额。
  • 根据民生宏观的测算,如果这些趋势延续的话,今年外需下滑,对二季度经济的拖累程度,可能不亚于2018年中美贸易战初期的情况。根据测算,现在落地的20%关税,可能会对全年GDP造成 0.49个点的拖累,对应2到4季度,每个季度拖累在0.67个点。当然,如果后面双方出现一些高级别磋商,那么关税被暂缓或者暂停的概率会加大,不过这需要一些标志性的外交事件发生。在当前情况下,这种改善是难以外推出来的,只能以谨慎的视角做推演。
  • 所以如果出口下行对经济的拖累,在二季度逐渐摆到纸面上。那么不排除二季度市场会继续震荡调整。这样的话,二季度思路可能也要更偏向于做好防御。

策略

申万策略 二季度弱势震荡,科技仍可能有独立行情

图片包含 图表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  • 申万认为,短期市场调整,主要还是即将迎来一季报验证期,加上美国关税兑现期,整体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导致的。但经过调整,压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。二季度,宏观上的问题依旧存在,主要还是出口回落,和美国关税再加码的问题,这会对经济预期造成波动。所以申万认为,A股二季度可能会维持震荡市,股强债弱的局面也会出现阶段性逆转。结构上,顺周期向上修复的空间有限,顺周期行情需要看到经济向好验证才行。科技行情短期出现休整,这块需要等待进一步催化出现,现在科技的性价比调整的也差不多了,如果再出现爆款应用,带动算力开支预期改善,AI和算力行情可能再度卷土重来。
  • 所以申万建议,二季度维持防御思路,更看好高股息方向。但同时也认为,科技产业趋势还是今年的结构牛方向,要保持一定的科技底仓。重点是国内AI算力和应用,人形机器人,低空经济,港股互联网平台等方向。

广发策略 4月A股的风格特点

表格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表格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片包含 折线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文本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表, 条形图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表格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  • 广发认为,对于经济周期类资产,目前高频量价数据没出现大范围改善,仅仅有一些出现结构性改善的行业,像有色,化工,工程机械等等。对应到投资上,广发认为2025年顺周期板块的整体中枢会向上修复,但从广义财政增幅看,行情还不具备大幅向上突破的基础。
  • 对科技板块来说,一季度景气确定性较高的有SOC,半导体设备,内存接口芯片,PCB,光模块等细分行业。广发认为科技成长仍然是全年的行情主线,现在TMT的情绪指标已经回到了安全区域,考虑4-5月产业催化依旧密集,广发认为每次调整都是布局的机会。
  • 出口链方面,一季度还有一些局部的高增长环节,但这块更多是从选股,找阿尔法的角度找机会。
  • 红利类资产,多数行业一季报增速会保持稳定。而且广发认为,从长期看,红利是为数不多的,不需要择时,可以长期配置的资产。未来可能仍有不错的绝对收益。

风格量化

图形用户界面, 文本, 应用程序, 电子邮件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形用户界面, 应用程序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图片包含 图形用户界面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 电脑萤幕画面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不正确。

  • 量化关于风格的观点中,月度观点我们会重点参考兴业和易方达,其中兴业4月观点还没出来,易方达4月继续推荐大盘/价值风格。周度观点里会重点参考中信建投,他们本周从均衡转为大盘占优。
  • 我们的量化模型,4月在大小盘中更看好大盘,成长价值中更看好成长。从价值到成长的切换,主要是海外流动性因子出现了转向。
  • 4月风格是比较难把握的一个月。一方面,从日历效应上看,过往年份4月都是价值更占优,主要因为业绩披露期,市场风格会回归基本面。但另一方面,科技这一轮跌下来后,情绪指标基本调整到位,加上4到5月还有密集的产业催化,科技也有再来一轮行情的可能。而且创业板中部分行业业绩,也存在着困境反转预期。所以4月风格其实是看不太清的,可能不会像一季度那样泾渭分明。纵使量化模型切到了成长,我们还是更建议均配,以不变应万变。

格瑞

这个人很懒,什么都没留下

文章评论